才卸任一年多,前總統陳水扁從第一名的立委、第一名的市長,帶著當年那群年輕幕僚從市議會、立法院、一路挺進總統府,還被外界戲稱是「童子軍治國」,而如今陳水扁弊案纏身,淪為階下囚,昔日共享榮華的童子軍,也各自分道揚鑣,甚至眾叛親離。
號稱「第一名的立委」陳水扁無懼威權、勇於揭弊,正義形象深植人心,超強的幕僚團隊功不可沒。台聯副秘書長劉一德回憶,「在立法院開記者會,然後每次都選定禮拜六禮拜天,他別的時間不開,他知道別的時間要搶新聞版面很難,但六日很容易啊!每次禮拜天禮拜一噢,幾乎整個版都是阿扁。」
羅文嘉、馬永成正是陳水扁幕僚團隊的核心,陳水扁從立委轉戰台北市長,羅文嘉和馬永成也一路相隨,陳水扁曾經如此形容三人的關係,「『羅馬拍檔』加上阿扁,三人行,鐵三角,絕對不會因這個事件而受到任何的折損。」這是1997年11月3日,陳水扁時任台北市長,前一天的11月2日,時任台北市新聞處長的羅文嘉因「拔河斷臂事件」引咎辭職。
2000年政黨輪替,陳水扁全面拔擢昔日幕僚,羅文嘉擔任文建會副主委,馬永成出任總統府參議,林德訓擔任總統府秘書,柯承亨與文膽林錦昌同樣掛名國安會諮詢委員,蕭美琴則當上總統府顧問,這6個人當年平均33歲,但個個伴君側、握大權,被外界戲稱「童子軍治國」。
2002年4月25日,陳水扁則回應外界的批評,「童子軍治國又怎麼樣?用童子軍的精神來治國有什麼不對?因為童子軍所代表的就是年輕、有活力、有理想、有熱情。」
質疑的眼光、批評的聲浪有如洪水席捲而來,陳水扁甚至自己站上第一線為子弟兵護航。現任台聯副秘書長劉一德是台大早期的學運分子,也是「羅馬拍檔」的台大政治系學長,就曾經對陳水扁用人哲學提出質疑,劉一德表示,「用師則王,用友則霸,阿扁是用徒,他用的人就是那些小孩子,可以呼來喚去,叫你往東就往東,叫你往西就往西,這個是種下他後來會搞到一塌糊塗的一個重要原因。」
陳水扁仰賴「童子軍」打天下,也倚重「童子軍」治天下,栽培子弟兵空降黨政要職,甚至不惜打破倫理,尤其是羅文嘉,例如羅文嘉在2005年辭去客委會主委一職、代表民主進步黨參選台北縣縣長,同年12月2日縣市長選舉前一天,身為總統的陳水扁呼籲,「阿扁跪求大家,絕對要用手中神聖的選票,在明天主持公道!」
相較於馬永成進府隨侍陳水扁,羅文嘉其實一直堅持走自己的路,2005年羅文嘉有意參選台北縣長,陳水扁力挺愛將,運作勸退了經營基層已久的李應元;但高捷弊案爆發後,羅文嘉卻率先提出「新民進黨運動」,訴求反省改革,被民進黨內的「保皇黨」痛罵忘恩負義;到了2006年,國務機要費案爆發,馬永成護主下台,林錦昌倦勤辭職,昔日「童子軍」最後只剩柯承亨、林德訓陪著陳水扁卸任。
劉一德指出,「光是有理想主義是不夠的,權力本身是個大染缸,你獲得權力的時候,不是你要去用,是別人會來,捧著錢來要你跟他合作,那這種誘惑,即使是學運世代,也禁不起這種權力的誘惑。」
陳水扁從立委到市長,再到總統,「羅馬拍檔」與幕僚團隊也一路加官晉爵,但如今陳水扁難逃牢獄之災,羅文嘉、蕭美琴、林錦昌早已分道揚鑣,馬永成、林德訓、柯承亨官司纏身,甚至傳出為了自保,還供出不利於陳水扁的證詞,昔日的革命情感、提攜之恩,同享富貴榮華,顯然不能共患難。(新聞來源:東森新聞記者朱凱翔、張峻德、陳志文)
youtube